(二)对儿童观的研究和认识逐步深入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目标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由智育中心向注重整体发展转变。20世纪60年代,美国、苏联等国在冷战和“知识爆炸”等因素的影响下,都以高、新、难等为原则进行中小学课程改革,教学内容逐级下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关于儿童早期智力发展的观点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加强早期智力开发成为美国、苏联、日本、德国等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种情形下,人们倾向于把早期教育误解为早期智力开发,导致出现智育中心现象,忽视了学前儿童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人文主义教育观的回归,20世纪80年代,各国教育工作者呼吁纠偏。1985年6月,在日本召开了日、美、欧幼儿教育保育会议,该会议的中心内容就是要求从智育中心转向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人们意识到,各育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社会性和情感发展应被视为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智育中心的问题在当时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由于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社会也需要高层次的人才,成人仍对幼小的孩子寄予过高的期望。在儿童很小的时候,成人就对他们进行某一学科或某一方面如计算、阅读、体操、芭蕾、钢琴、健美、武术等的教育。这种单一的技能技巧训练有着明显的片面性,并且教学过程无视儿童的兴趣,过于正规和严格,给儿童个性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当时各国教育专家认为,尊重、研究和了解幼儿的特点,提供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仍然是摆在学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他们主张让儿童通过自然经验、社会交往和游戏等方式自发地、自主地学习。